世界唯一de妳 发表于 2014-7-17 21:15:43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节选)!家长们 都来看看吧

第一章 正确培养男孩健康健全的人格
细节1 培养出正确对待困难、挫折、痛苦的心态
细节2 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勇敢者
细节3 一个充满热情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
细节4 别让孩子虚荣心作祟
细节5 台湾作家孟华琳的忠告
细节6 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细节7 孩子责任感的培养一定要从小抓起
细节8 从小事入手
细节9 让孩子知道责任感的重要性
细节10 教育孩子要懂得自我负责
细节11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细节12 家长要引导孩子具备责任感的方法

第二章 良好品德是男孩成长的基石
细节13 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的核心
细节14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细节15 坚持不懈地训练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
细节16 让孩子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细节17 培养孩子拥有使命感和责任心
细节18 培养孩子从小就守时守信
细节19 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
细节20 热爱劳动是一种优秀品德
细节21 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习惯
细节22 引导孩子养成节俭朴实的习惯
细节23 拥有诚实的品行,才是你换来尊敬与信任的砝码
细节24 教孩子如何做人的德育课必不可少
细节25 品德和修养都是从小时候着手培养的
细节26 培养孩子成熟的价值观
细节27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善良和同情心的播种者

第三章 培养男孩的自立与自强意识
细节28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空间
细节29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
细节30 不要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
细节31 鼓励孩子从小勇于尝试新事物
细节32 给孩子走向明天的一把心灵钥匙
细节33 教给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细节34 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觉得愉快、轻松
细节35 不进入溺爱的家教误区
细节36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细节37 要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
细节38 限制孩子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丢掉自己的主心骨
细节39 孩子身上典型的“依赖病”
细节40 让孩子有一定的独立性
细节41 家长要放手培养孩子从小敢于适度冒险
细节42 家长要善于诱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第四章 培养男孩自信与自励的品质
细节43 通过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细节44 孩子的自信源于家长的信任
细节45 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细节46 一定要让孩子相信“我并不比别人笨”
细节47 培养孩子自我激励的心理品质
细节48 不断地提高孩子的自信
细节49 不要忘记尊重孩子
细节50 孩子也有自己的人格
细节51 父母本人积极、乐观的态度也能感染孩子
细节52 帮助孩子消灭自卑
细节53 谦虚是一切美德之母
细节54 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细节55 要帮助孩子调适逆反心理
细节56 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批评
细节57 让孩子远离偏执

第五章 开启男孩心智,引导男孩健康成长
细节58 与孩子交流,家长要表露出爱心
细节59 用目光与孩子交流
细节60 另一种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细节61 父母应引导孩子正常交友
细节62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
细节63 要引导孩子做知书达礼的人
细节64 正确处理孩子与小朋友的冲突
细节65 正确对待孩子与异性的交往
细节66 对待早恋最好的方法就是正确疏导
细节67 有意识地锻炼孩子
细节68 父母正确地引导,孩子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细节69 让温室中的孩子走到阳光下
细节70 必须打消孩子害怕失败的心理
细节71 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挫折教育

第六章 培养开发男孩的智力与创造力
细节72 当孩子将木棍扔掉后,他的思维便结束了
细节73 激发孩子的智慧潜能
细节74 给孩子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
细节75 帮助孩子掌握记忆的方法
细节76 发掘孩子想像的翅膀
细节77 点燃孩子富于创造性的思维
细节78 让孩子知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表演中有多么重要
细节79 唤醒孩子心中的“巨人”
细节80 做个善于引导情感修养的父母
细节81 培养孩子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细节82 父母必须指导孩子学会直面挫折
细节83 精心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细节84 如何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细节85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细节86 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想像

第七章 培养男孩的求知欲与学习能力
细节87 让孩子爱读、会读书并形成习惯
细节88 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
细节89 父母为孩子准备好书籍
细节90 让孩子把学习当成最大的快乐
细节91 要教孩子持之以恒
细节92 架起孩子通往学习成功的金桥
细节93 激励孩子去学习新知识
细节94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细节95 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细节96 培养孩子勤于动脑思考的习惯
细节97 培养孩子学会独立学习
细节98 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细节99 辅导孩子做作业是一门学问
细节100 利用积极的暗示诱发孩子的信心
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习惯
  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教授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有很多启发:
  陈章良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民家庭里,他9岁入学,26岁获博士学位,28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30岁获联合国青年科学家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公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连续完成“四级跳”,这不能不说与陈章良的父母对他的教育,尤其是吃苦耐劳的教育和培养有很大关系。
  陈章良由于家境清贫,入学前一直在家帮忙干活,直到9岁才上小学。有些人认为,从智力开发的角度看,他浪费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可是陈章良并不这样认为,他说:“学前教育很重要,学前的四年劳动,我起早摸黑在大自然熏陶下成长,空白的仅是文化。因为我年龄大一些,一入学就很用功。由小学到大学,我都担任班干部,14岁入团,就当团支书,社会工作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增强了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正是靠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仅用17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至博士的学业。难怪有的大学生问他:“你是否绝对聪明?”他说:“我很刻苦。”他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陈章良的父母教育陈章良从小就要爱劳动,“不要坐在家里等着天上掉馅饼来”,“要好好劳动,努力念书,不要乞求别人为你解脱困境”。所以,陈章良最难忘的是罗立中的国画《父亲》,最难以拒绝的是父母在家乡的期待。正是与父母亲难分难舍的思想感情,使他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报效祖国、报答父母。
  许许多多的事例证明,童年和少年经受过的困难、挫折和磨炼,是日后成才的资本。
  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习惯,父母就要让孩子知道,要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就必须从事这样或那样的劳动。只有在劳动中,人们才能找到无尽的快乐,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而懒惰、好逸恶劳是万恶之源。劳动是成功的本源,因为美好的东西如果轻易得到,孩子就会毫不在意,只有让他们亲自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他们才能懂得珍惜、爱护这些美好的东西。而那些优秀的人物、那些伟人,无一不是在苦难中,在贫困的推动下,勤奋劳作,而终于脱颖而出的。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往往就像温室里的花草一样,很少经历风吹雨打,他们不懂世上还有“艰辛”二字。他们不懂得体贴农民,不知道爱惜粮食和敬重土地,他们已经丧失了把劳动作为美德的最朴素的理解。而让他们获得这种理解,体会这种艰难,培养起对劳动的兴趣,便只有让他们亲自去体验。
  现在,许多家庭物质条件好了,又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一门心思地想让孩子尽量少吃点苦。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口袋里零花钱不断,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怕孩子吃了苦。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使孩子不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二是使孩子生活难以自理,将来更难以自立于社会。父母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天堂,难遮明日的风雨。如果从小不让孩子吃点“蹲苗苦”,将来“庄稼”就难以长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节选)!家长们 都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