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愚人节 发表于 2014-8-18 17:12:04

仓央嘉措《相见何如不见时》影评: 沉重的袈裟锁不住人的天性

沉重的袈裟锁不驿动的春心 ——读《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 湖南武冈 林日新 曾记得,在看《少林寺》时,为觉远的爱情悲催,看《木棉袈裟》更喜欢唱那里面的插曲《何必当初相识》:“难说我无情,难怪你伤心,难得三生有幸,难忘一往情深,心中有谁同行,相依相知相亲,何必当初相识。
你我原本是路人,不断须断该断,不尽须尽该尽,不了须了该了,不分须分该分,茫茫天涯路,处处是浮云,只因辛劳伴往,你何苦枉自痴情。”从此,笔者就有了对僧人生活了解的兴趣,然而,从一般的书籍或影视剧中得到的只是一鳞半爪的知识,所以极希望得到一本专门写僧人感情生活的小说或传记。 今天终于夙愿得以实现,《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就是一本专门描写**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传记。

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之后,在“藏南明珠”圣地门隅,在一个天空同时出现七个太阳的日子里,仓央嘉措降世了,尔后,还在母腹中懵懵懂懂只知吸乳的他就被认定为“转世灵童”。从此,他便卷入权力之争,二十四年后,他就成了藏-王与和拉藏汗权力斗争中可怜的牺牲品。本书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详细的记录的仓央嘉措,让读者穿越时空了解了一个活佛的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看后会不由得发出:人生苦短,不管是对活佛还是凡人都是如此。

不过本书的重点在描写仓央嘉措对爱情追求,作者特别对仓央嘉措那别具一格、流传千古的情诗进行恰当的引用,精辟的分析,并展开了合理的联想和演绎,让读者更能深入活佛的心灵。仓央嘉措的情诗如雪域高原蓝得纯粹的天和白得纯粹的云,空灵、恬静、飘逸、洒脱。从他的诗中,人们似乎看到一个年轻的活佛脱下沉重的袈裟,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长长的假发,溜到拉-萨八角街或布达拉宫下的雪村,找男朋女友玩耍,享受宫外生活的欢乐。后来,他在在龙王潭,仓央嘉措结识了一个来自琼结地方叫达娃卓玛的姑娘——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他虽为活佛,但沉重的袈裟锁不住青春那颗驿动的心。达娃卓玛美丽的容貌,温柔的性情,甜美的嗓音深深地吸引着他,特别是她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像刚刚酿就的葡萄酒,只向她睨了一眼便把他醉倒。他俩在一起歌舞、游玩,夜里常常幽会……

仓央嘉措认为是神灵的赐与,前世的缘份。从此,美丽的达娃卓玛,代替了佛陀;俗世的情歌代替了佛经,他唱道:常想活佛面孔,从不展现眼前,没想情人容颜,时时映在心中。 总之,阅读《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读者不能像看一般的小说,只拘泥故事情节,而要认真阅读并研读仓央嘉措的情诗,这样你得到更多更高更美的艺术营养,享受到无穷的阅读快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仓央嘉措《相见何如不见时》影评: 沉重的袈裟锁不住人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