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6|回复: 0

踏青防晒防过敏:春季皮炎 湿疹 荨麻疹等

[复制链接]

8

主题

2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发表于 2014-4-15 17: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我国传统民间节日:清明节,又称冥节、踏青节、聪明节。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大家来到了先人的坟茔,查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是否被杂草蔓藤覆盖了。清明还有丰富有趣的各种习俗,家家蒸清明果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风俗体育活动。那么对于如此重要的节日,小朋友知道它的由来吗?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清明踏青一定要注意防晒和防过敏哦!


  春游踏青不可或缺


        1.踏青需防晒、防过敏  
  • 春季是皮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因为过敏原较多,只要一不注意,脸、颈、手臂等部位就会出现红斑。建议易皮炎过敏者在天气睛朗天不出行或少出行。

  • 春天属于光过敏的高发期,由于春天的紫外线看上去并不强烈,许多女性出门都不用隔离霜、防晒霜,导致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丘疹或大疱性皮疹,会伴有灼热和痒痛感。建议务必使用防晒霜即使春天的阳光还不灼热。

  • 另外吃了含有光过敏性物质的食物,如菠菜、荠菜、芹菜、莴苣、马兰头等,出门后便容易出现皮肤红肿、发痒的情况。因此,春季踏青时应注意防晒,避免吃这些食物。

  •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特别容易感冒,除了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疼,还伴有眼痒、流泪、鼻痒等症状,其实这不是感冒了,而是花粉症。建议出外赏花,最好避开花粉高峰时段,出门前30分钟先服用抗敏药物,且最好能随身携带口罩备用,并穿着长袖衣物,避免直接与过敏原接触,以减少花粉侵入。


        2.踏青可赶走抑郁、舒展形体
  春季是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心情抑郁会导致肝气郁滞,也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此时去大自然中悠然地走走,可以舒展形体、心平气和,以顺应自然规律。

  清明节吃食
  1.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2.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有以炒米作团,用线穿之,或大或小,各色点染,名曰“欢喜团”。旧时,在成都北门外至“欢喜庵”一路摆卖。清人《绵城竹枝词》有诗云:“"欢喜庵"前欢喜团,春郊买食百忧宽。村醪戏比金生丽,偏有多人醉脚盆。”

  3.乌稔饭
  关于清明食俗,不能不提到畲家的“乌稔饭”,因为闽东是畲族聚居地。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须用“乌稔饭”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4.子推馍
  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重约250—500克。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父母用杜梨树枝或细麻线将各种小面花串起来,吊在窑洞顶上或挂到窗框旁边,让孩子们慢慢享用。风干的面花,能保存到第二年的清明节。

  “子推馍”和面花除了自己食用,山西人还用来馈赠亲友。母亲要给当年出嫁的女儿送,称为送寒食。农村孩子给自己老师送,让离开家门独自在偏僻的山乡小村教书育人的园丁分享节日的美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家庄二手网 ( 冀ICP备2022018006号-1 )

GMT+8, 2024-6-1 13:09 , Processed in 0.2259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