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3|回复: 1

慢养,相信孩子自己的力量

[复制链接]

5

主题

2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发表于 2014-4-15 17: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我的一篇小文《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天赋》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众多父母朋友的关注与热议。我花了整个周末,仔细浏览了所有博友给我的上百条留言和在Ask Jane栏目中的提问。虽然,五味杂陈,但细品之下,“无奈、担忧、承受”满溢在许多博友的字里行间。我总结了一下得出三个较普遍的观点:


  观点1:无奈,只有选择适应

  “可怜的孩子们,教育跟着国情走,我们也无能为力”、“ 说起来其实大家都明白,可是身在这个国度,有什么办法呢?”其中两位博友这样留言道。他们也对现行的教育制度非常不满意,但蚍蜉岂能撼树?无奈之下,只有选择适应,和孩子一起去适应。


  观点2:担忧,忧其童年不再无忧

  “中国的教育啊,从我儿子上幼儿园起,我就对你们和老师感到失望,现在的幼儿园听不到孩子们的笑声,听到是朗朗读书声,都分不清是幼儿园还是小学,教育官员和老师们啊,返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吧”这是父母真实心声的写照:忧其童年不再无忧,更忧其还未起步就已遭淘汰。


  观点3:承受,巧妙规避大众教育的弊端

  “作为家长尽力了,弥补一下学校教育的不足,以后就不会那么后悔。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条件下,尽量改善小环境还是可以做到的。”在无法现时解决的前提下,很多家长选择了默默并巧妙的承受。对自己孩子有针对性的进行日常学习以外的培养,尽可能规避大众教育的弊端。

  我个人更赞同第三种观点,大环境不是个人可以改变的,但“追随”和“融入”大环境的程度是父母可以拿捏定夺的。我昨晚一夜难寐,因为读到了一本育儿好书《慢养 —— 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其中的一些精辟的文字不禁让我联想到留言给我的父母们的拳拳之心和正在经历的育儿煎熬。我在此节选几段,与大家共勉的同时,更鼓励父母朋友保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应试高压下,仍然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让他们的童年和少年不怕犯错,让他们去犯这个年龄应该犯的错。

  做妈妈的,回想我们已过的人生,是否还记得起我们曾做过的那些试题吗?学习人生是一辈子的,应试只是一时的。

  其实,我们不应还用现在的状况来判断孩子将来的好坏,现在小孩功课可能很好,但不一定保证孩子未来就会功成名就,而现在也许孩子功课很烂、留级生或甚至可能交了一些坏朋友,但将来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很杰出的人,不要现在就替孩子的一生下定论!孩子的教养应该慢慢来,给他们多一些空间,让他们慢慢形 塑自己的人生蓝图。

  其实,孩子的十岁、二十岁甚至成家立业后,会有很大的不同,也许父母可以放轻松点,别急于一定要马上有成果,因为有的孩子成熟得快,有的较慢,孩子是慢慢养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养,可以让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孩子可以发现最好的自己。


优雅的盛开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4-17 09: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家庄二手网 ( 冀ICP备2022018006号-1 )

GMT+8, 2024-6-1 09:21 , Processed in 0.29434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