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5|回复: 1

在朝鲜人民眼中,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361

回帖

765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765

特殊贡献奖论坛元老荣耀再现时光再现伴坛终老成就再现奇迹再现国庆勋章

QQ
发表于 2014-7-8 18: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鲜画家笔下的“北京”,还原的并非真正生活和社会。同样,一些中国人绘出的“混搭西洋景”,就是原汁原味的海外世界?

日前,一批谙熟画技却从未到过中国的朝鲜画家,画起了他们所不熟知、中国人却耳熟能详的“大裤衩”、“鸟巢”、“水立方”。画作甫一传出,就引起中国网民的围观。

这些画面,确实很具视觉冲击力:“大裤衩”、“水立方”们被绘制得惟妙惟肖,可围绕着这些熟悉景物的,却是“蓝海洋”“金麦浪”等,在卡拉OK放歌的,也是穿着绿军装的人。

不能讥讪这些朝鲜画家,对他们而言,2008年的北京毕竟是完全陌生的存在,作为“来料加工”绘制任务的承接者,他们也只能尽可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绘制一幅他们心目中的“新北京”。可他们为何绘出的,是静物实景逼真、动态背景和氛围“气场”严重失真的混搭景观?

正所谓临摹易,写意难。“大裤衩”、“水立方”不管构图再怎么复杂,对朝鲜画家们再怎么陌生,对训练有素的画匠们而言,毕竟如石膏像或写生静物般,是可以用线条、色彩等勾勒的无生命之物。相反,动态背景和氛围“气场”看似简单,实则是人、社会和生活气息的有机结合,非浸淫其中良久,是无法真切体会个中三昧的,别说是从未来过北京、闭门造车的朝鲜画家,即便是普通走马观花的游客,怕也没法用笔还原。朝鲜画家们笔下的背景、“气场”,也只能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一片天地,把这跟“鸟巢”等糅合,难免形成混搭效果。

其实国人又何必嘲讽那些因为客观原因只能临摹、无法写意“北京”的邻国画家?我们自己不也经常闹着同样的“混搭”笑话?


不少国人在描写自己似曾相识、却未必真正了解的海外百态时,常常也是如此:对人家的“地标”、静物,基础设施,法律条文等,常常能勾勒得像模像样,但说到其文化内涵、民族特性、法律精神、社会面貌,却往往云山雾罩,浓墨重彩的背后,不过是把自己更熟悉的“意”(或主观臆想,或不过身边“气场”的再加工),给混搭到“西洋景”里去了。

朝鲜画家笔下的“大裤衩”,并不像“大北京”,因为真实静物和虚假“气场”的混搭,所还原的并非真正生活和社会。同样,一些中国人绘出的“混搭西洋景”,就是原汁原味的海外世界?

和东邻的艺术家们相比,今天的中国“画家”们有更多机会、更开阔空间,不仅有条件去学“临摹”,更有条件去“写意”,去真正了解外面的世界,与其五十步笑百步,不如认真作好自己的“画”。朝鲜画家笔下的“北京”,还原的并非真正生活和社会。同样,一些中国人绘出的“混搭西洋景”,就是原汁原味的海外世界?

日前,一批谙熟画技却从未到过中国的朝鲜画家,画起了他们所不熟知、中国人却耳熟能详的“大裤衩”、“鸟巢”、“水立方”。画作甫一传出,就引起中国网民的围观。

这些画面,确实很具视觉冲击力:“大裤衩”、“水立方”们被绘制得惟妙惟肖,可围绕着这些熟悉景物的,却是“蓝海洋”“金麦浪”等,在卡拉OK放歌的,也是穿着绿军装的人。

不能讥讪这些朝鲜画家,对他们而言,2008年的北京毕竟是完全陌生的存在,作为“来料加工”绘制任务的承接者,他们也只能尽可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绘制一幅他们心目中的“新北京”。可他们为何绘出的,是静物实景逼真、动态背景和氛围“气场”严重失真的混搭景观?

正所谓临摹易,写意难。“大裤衩”、“水立方”不管构图再怎么复杂,对朝鲜画家们再怎么陌生,对训练有素的画匠们而言,毕竟如石膏像或写生静物般,是可以用线条、色彩等勾勒的无生命之物。相反,动态背景和氛围“气场”看似简单,实则是人、社会和生活气息的有机结合,非浸淫其中良久,是无法真切体会个中三昧的,别说是从未来过北京、闭门造车的朝鲜画家,即便是普通走马观花的游客,怕也没法用笔还原。朝鲜画家们笔下的背景、“气场”,也只能是他们所熟悉的那一片天地,把这跟“鸟巢”等糅合,难免形成混搭效果。

其实国人又何必嘲讽那些因为客观原因只能临摹、无法写意“北京”的邻国画家?我们自己不也经常闹着同样的“混搭”笑话?


不少国人在描写自己似曾相识、却未必真正了解的海外百态时,常常也是如此:对人家的“地标”、静物,基础设施,法律条文等,常常能勾勒得像模像样,但说到其文化内涵、民族特性、法律精神、社会面貌,却往往云山雾罩,浓墨重彩的背后,不过是把自己更熟悉的“意”(或主观臆想,或不过身边“气场”的再加工),给混搭到“西洋景”里去了。

朝鲜画家笔下的“大裤衩”,并不像“大北京”,因为真实静物和虚假“气场”的混搭,所还原的并非真正生活和社会。同样,一些中国人绘出的“混搭西洋景”,就是原汁原味的海外世界?

和东邻的艺术家们相比,今天的中国“画家”们有更多机会、更开阔空间,不仅有条件去学“临摹”,更有条件去“写意”,去真正了解外面的世界,与其五十步笑百步,不如认真作好自己的“画”。
论坛事务请联系官方QQ:1319698171

45

主题

435

回帖

197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972
发表于 2014-7-9 11: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内,他们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家庄二手网 ( 冀ICP备2022018006号-1 )

GMT+8, 2024-6-14 05:20 , Processed in 0.26214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