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83|回复: 1

《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不是简单地遇到和接受,而是要通过学习、领悟和实践才能获得的

[复制链接]

1263

主题

31

回帖

134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346

成就再现奇迹再现荣耀再现时光再现

发表于 2015-3-28 18: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校长为我们推荐《爱的艺术》这本书时,我认为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很多读者在没有了解书的内容时更多的认为这是一本“恋爱秘笈”,其实不然,与其说这是一本和爱情有关的书籍,我更愿意把它归类为一本心理学、哲学的书籍,弗洛姆提出的那些观点更具有哲学思考性,而不是纯粹的教条式理论。


  对于朋友来说,我曾经很羡慕那些有死党的人,觉得有一个死党时间很幸福的事情,因为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可以有这样的一个人来听我们倾诉,然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并不会再去羡慕那些人,这并不是没有拥有死党的渴望,只是说死党也并不是真正能了解我们每一个想法,就像有一位德国的哲学家所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当朋友不能理解我们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以一种尊重并且爱护的态度来安慰,关心自己。此时,也就是我所说的自我的存在。
   对于父母和孩子,我们很多人认为这就是我们的一切,但是我想并不尽然,我们拥有拥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应该因为父母和孩子的一些不开心就影响自己的心情。
      父母是我们所接触的最早的人,同时也是早期关系最亲密的人,因此,对于父母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态度。在弗洛姆看来,父爱与母爱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的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母爱和父爱都是不存在的。


    母爱的性质是博爱,是无条件的爱。这是出于母亲的本性。也就是说,作为母亲,无论他的子女是美或丑,聪明或愚蠢,勤奋或懒惰,她都会爱他们,这是一种伟大的爱,被无数的文学作品所歌颂。母爱是无条件的,因此,对于母爱只能接受而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去争取。


    接下来是父爱,父爱与母爱不同,父爱是有条件的。父爱的性质是公正,也就是说,你要表现得优秀我才爱你,如果你很糟糕,我会厌恶你。正因为这个,歌颂母爱的诗句就远远的超出歌颂父爱的了。弗洛姆认为,如果母爱的产生是出于人的本能,那父爱的产生则要归于社会原因了。由于在父系氏族社会,父亲掌握着权力和财产,因此他需要挑选最优秀的儿子来继承他的位置,他的爱必须是有选择的。我们也可以从圣经中可以找出许多这样的例子。


    正因为如此,如果一个人从小和父亲在一起,他会比较正直,如果总是和母亲在一起,则他会比较宽容。正直和宽容在我看来永远是一对矛盾的优点,严于律己宽于律人永远只是理想的道德标准而已,一个正直的人对待别人也一定是严格的,因此,我和一个正直的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会感到很累。


      作为教师,我了解课堂教学的艺术,也相信每个行业都存在它的艺术,但是,爱也是一门艺术吗?弗洛姆肯定地告诉读者,爱是一门艺术.像学习音乐、绘画、游泳一样,这门艺术的学习也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理论和实践.在这本书里,作者清晰地阐明了爱情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他指出,爱是一种积极的、在人内心生长的东西."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因为,正是通过给,人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富裕和活力."从物质的角度来看,"给"是财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给"并不是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者作出牺牲,而是把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一个人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知识、悲伤和幽默等一切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在给的过程中,不是把对方看作帮助的对象,而是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通过这种"给",既丰富了他人,同时又提高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感.弗洛姆说:"有没有能力把爱情作为一种给的行为取决于人的性格发展.取得这一能力的先决条件是人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创造性倾向."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经常说:以爱育爱,以德育德.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的工作,更需要我们付出真爱,培育真爱,收获真爱.

     如果说父母的爱是人精神情感幸福的源泉,那么老师的爱则是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他人,以及对社会的信任,形成健全人格的保证.老师的爱能使孩子理解除血缘关系以外的互助之爱,理解之爱,尊重之爱.难以想象一个对他人完全失去信任、尊重,不懂得助人,也不去认真理解别人的人会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但老师对学生的爱绝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只有具有强烈爱心的人,懂得怎样去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才配做教师,才能做一个好教师.——爱,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前提.

      对学生的爱是强烈责任感的原动力.老师对学生的一切热心,关心,耐心,都出自于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只有"爱"才是教育的原动力,才是教育的源头,没有了"爱",哪怕招数再多,仍只有两个字"乏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要把你认为是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献给学生的愿望."所以,只要有了爱和责任,我们就会时时把"不误人子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们就会自觉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要有了爱,我们的眼睛就不再只是盯着学生的错误,我们也就再不会吝惜自己对学生的夸赞,我们就会为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真诚地喝彩.只有爱学生,才会信任学生,而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最好的鼓舞、期望、和奖励.只有爱学生,才会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在与学生的精神交往中放下教师的架子,视学生为志同道合的朋友,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隐秘,甚至学会运用他们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语言,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爱学生使我们能够诚实地对待学生们,检点自己,使自己成为实事求是,自我完善的楷模,而不是装模作样.爱学生使我们不仅是教师,同时也永远是学生. 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爱不是简单地遇到和接受,而是需要通过学习、领悟和实践才能获得的.他的一些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爱的真谛.


51

主题

450

回帖

10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08
发表于 2015-4-16 14: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   好贴   真好贴   确实好贴   天下第一贴   无与伦比的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石家庄二手网 ( 冀ICP备2022018006号-1 )

GMT+8, 2024-6-1 21:57 , Processed in 0.26843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